不一样的逆行者:看另类 “一线”的医学师生志愿者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02-03浏览次数:178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不少人在最危急的时刻,站在了抗击病毒的第一线。而在江苏省疾控中心,活跃着一支志愿者工作队,他们是南京医科大学的11名师生。从1月28日开始,今天已是他们出征以来的第5天。疫情研讨、数据分析、实验室支持、编写《新型冠状病毒江苏疾控28问》、协助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与省疾控的样本转接……他们在不一样的“一线”默默坚守。


彭志行:用自身所学发挥专业力量与服务精神共克时艰


彭志行在工作中


      彭志行是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统计系党支部书记、南京医科大学青年教师联合会主席,也是该志愿者团队的联络人。他介绍,11位志愿者到位后迅速分工投入工作。据悉,这支志愿者工作队主要参与四项工作:对接江苏省疾控中心防治疫情指挥部和急性传染病防治所,参与江苏省疾控中心的疫情研讨、疫情数据汇总与防治策略分析;对接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江苏研究院与“江苏疾控”两大公众号,编写《新型冠状病毒江苏疾控28问》等疫情指南、准备拍摄“疫情发生期间学生返校指导”视频;对接省疾控中心病原所,协助江苏省13地级市与省疾控的样本转接;对接应急指挥部,负责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各类文件、通知和方案指南等进行分类整理等。

       在省疾控中心从8点到晚上12点甚至更晚,总会看到这支志愿者团队忙碌的身影。“特殊时期,疫情在变化,数据也一直在变化。”主要参与疫情研判和数据相关分析工作的彭志行告诉记者,除了要实时分析江苏及周边地区疫情的数据,他们也要随时关注全国的数据和变化,关注WHO、美国CDC、欧洲CDC等卫生组织官网上发布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最新政策、防治方案。对数据动态和异常值进行抓取。很高兴目前的疫情分析结果和建议得到了相关领导和行业专家的肯定和响应,在这个过程中公共卫生学科的理论与实践进一步互相学习、互相补充融合,对教学工作、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都能有更深入的思考,可以在未来更好地服务学校与疾控系统的互动合作。“在实验室做志愿工作的是三班倒,老师和同学们有的从夜里12点上到早上8点,强度会大一些。”彭志行告诉记者,大家的吃住都在疾控中心。虽然每天的工作会很忙,也会抽空跟家人打个电话、微信视频一下,“家人很支持,担心也会有的。有时候家人也会专门做饭菜、点心之类的送过来。”

      “我们希望可以用自身所学,最大可能的发挥母校的专业力量与服务精神,科学有序地参加志愿服务,遵守纪律、精诚合作,开创并建立起南医大与省疾控中心精准施策、科学防治、共克时艰的高质量工作机制。”彭志行这样说道。


朱亚:面对疫情热情、责任心、使命感等促使我们去志愿服务


朱亚工作中


      该院医政学院副教授同时也是健康江苏研究院办公室主任的朱亚也是此次志愿者团队的一员, “对于我们来说,每天都是从早忙到晚,最近常常睡好晚。”参与江苏省疾控中心健教所防控资料汇总、问卷设计、相关健康宣教的视频拍摄、报舆情写报告……朱亚和她的团队小伙伴基本上每天都是凌晨1点多睡觉。她告诉记者,因为自己是学健康传播出身,专业特对口,于是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志愿工作,而她的这一决定也得到了家人的一致积极支持,“尤其是我儿子,可能很多人觉得医务人员上一线会比较悲壮,会流泪啥的,他比较乐观。还有,我真不是一线人员,我只是在做该做的事儿!”朱亚称,今年12岁、即将小升初的儿子目前在镇江外公外婆家,每天会时不时给妈妈发语音方阵,还会体贴地提醒“你空了再听吧。”“他后来看到我们出征的新闻,还很正经地发了条朋友圈,为我们点赞。”

      朱亚称,因自己还负责健康江苏研究院资政建言这一块的工作,目前已与省疾控达成合作意向,把两个公信力强的平台对接打通,将江苏疾控的疫情防控指南通过智库平台做权威发布。而说起这份特殊的志愿工作,朱亚表示,面对疫情,热情、责任心、使命感、情怀已内化成一种意识,为此,你一定会去做的!


李远程:17年前他们守护我们 如今这也是我们90后另一种担当


李远程工作中


      头套、口罩、手套、鞋套……每天,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李远程都是这样全副武装,在实验室协助江苏省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进行江苏省13地级市的样本转接。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联系、沟通,确认样本信息,与疾控工作人员交接……工作三班倒,最辛苦的一班是从凌晨12点,上到早上8点半。在值班时间,他跟老师和小伙伴们严阵以待,时刻也不敢放松,“这些都是需要二次核对的样本,任何信息都马虎不得。”

      “我们是处于外围,并没有直接接触到样本,所以不会担心被感染。相比而言,我们的老师他们直接接触样本,每天护目镜、防护衣武装,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水都不敢喝,他们更辛苦。”1992年出生的李远程表示,因为自己恰好专业对口,就踊跃报名参加了志愿工作,一旦泡在实验室就几乎没有时间跟家人互动,一般一两天联系一次。“17年前非典时期我们还是小学生、初中生,是那么多医护人员守护了我们,而今我们参加这样一份志愿工作,也是希望尽己所能的做些什么,承担些什么,这也是我们的一种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