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专家看两会:江苏全面小康如何体现“高水平”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3-04浏览次数:25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围绕江苏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记者邀请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章寿荣、南京社会科学院院长叶南客、健康江苏研究院院长王长青做客智库专家看两会,展开对话。

 

  记者:省委书记娄勤俭强调,江苏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论述,增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这个过程中,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小康”之间的关系?

 

  章寿荣:“高质量发展”是相对于过去的速度型发展而言的。强调创新发展理念的“高质量发展”,客观上要求在发展动力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高水平小康”主要体现在:全覆盖,确保在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高标准,即无论是经济发展、民生福祉、社会治理、生态文明、文化服务,各项相关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指标都要不折不扣地达标;率先性,即要在发展质量上保持率先,全面小康更多体现在人民生活质量与水平走在全国前列。“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小康”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是互相支撑、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高质量发展”更多体现路径属性,“高水平小康”更多体现目标属性。

 

  王长青: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乡建设、文化建设、生态环境、人民生活“六个高质量”,确保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社会治理等方面,江苏如何对照“高水平”要求精准补短板强弱项?

 

  叶南客: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本目的是让百姓过上高质量的生活。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必须保质保量把“人民生活高质量”推向前进,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让百姓的生活更宽裕、更便利、更舒适、更安心、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平正义。

 

  章寿荣:“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小康”要统一建立在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系统中。这个系统要有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使产业结构向着高端化、绿色化、信息化方面发展;要通过自主创新,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创立自主品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与服务,特别是在市政建设、医疗、教育、绿色人居、食品安全等方面,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要以人民为中心,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精准施策,加强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记者:如何理解高水平全面小康要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王长青:推进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集中力量解决事关人们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也要重视解决影响百姓生活的“关键小事”。要始终不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健康书写在高质量发展旗帜上。健康事业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健康生活每一天是百姓心中的“小目标”,又能汇聚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目标”。期盼在这个春天里,通过全国两会传递出更多加大健康卫生事业投入,关注百姓医疗需求,关心老龄人口养老,持续加大卫生扶贫的好声音。

 

  叶南客:高水平全面小康建设成果,最终要惠及全体人民。相对于“人民生活高质量”主要体现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物质条件,“美好生活”则涵盖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两个方面,且更侧重于满足人的精神生活。“美好生活”需要以文化自信为源泉的精神生活。江苏应继续坚定文化自信,以人民群众更能感受、更易接受、更加享受的方式,让文化成为人民群众共创美好生活的价值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