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健康社会,医路所系”课题组成员在学校江宁校区明达楼417会议室就“改革开放四十年江苏地区农村健康服务变迁”这个调研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会上陈家应教授详细介绍了调研目的、方法、对象以及提纲。15日,陈家应教授带领团队至百家湖社区成山公寓进行了预调研,16-21日,课题组石仿、王萱萱、詹祥、黄石平四位老师带领同学赴高邮、淮安、金坛开展正式调研。
(陈家应教授召开课题组会议)
(课题组成员在成山公寓进行预调研)
第一天调研走访了高邮卸甲镇,采访了中心卫生院领导、乡村医生以及村民,了解了卸甲镇在改革开放40年以来人们的健康意识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经有了显著变化。80年代之前,受经济条件限制,农民忙于生计,健康保健意识普遍比较薄弱,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条件也在逐渐完善,农民的健康意识有了显著提高,尤其是在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频发的现状下,农民对自己的饮食与锻炼以及日常保健都尤其关注。
(团队成员在卸甲镇中心卫生院前合影)
(部分老师和队员在村卫生室访谈乡村医生)
第二天调研走访了高邮市龙虬镇,有了第一天的调研经验,同学们大多数都能独自访谈,通过两天的访谈,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村卫生室作为三级医疗网的网底,如今面临的问题有很多,乡村医生普遍老龄化,且数量逐渐减少任务繁重,并且,乡村医生待遇较低,使得人才流失,无法吸引新生力量加入,目前在岗的乡村医生也因此缺少工作的动力,形势十分严峻。
(小队员访谈村民和医生,可谓独当一面)
(部分队员和老师在与村民进行访谈)
随后几天,课题组成员又走访了淮安市韩桥乡、王营镇以及金坛市武进市湟里镇,采访了多位村民、乡村医生以及基层行政领导。
淮安市韩桥乡距离城镇较远,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乡镇医院的发展前景也不太乐观,甚至可以说是形势严峻,财政负增长,医患关系也在逐渐恶化,且目前并没有相关措施来应对这些问题。但当地的家庭医生服务较为成熟,尤其是最具特色的渔民健康驿站,配备有一只专门服务洪泽湖渔民的家庭医生团队。
相比起韩桥乡地处偏远,发展欠佳,淮安市王营镇紧邻城区,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村民居住比较集中,社区医院发展较好,目前已有11支家庭医生团队,且配备有家庭医生服务车,每周都会为村民进行慢病咨询与管理,具有现代化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年轻的社区医生力量。
(王营镇中心卫生院微笑墙)
(中心卫生院的医疗车和卫生室的设备)
(淮安分队在淮安王营镇与社区医生合影)
淮安分队也有幸与卫生局退休张局长进行了深度访谈,张局长指出目前乡村医生严重缺失、多处出现空壳村,乡村卫生室规模效益小,三级医疗网该如何进一步规划,对此,张局长认为三级医疗网应向二级医疗网转变,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代替村卫生室,医防结合。针对基本公共卫生投入大但收益小这个问题,张局长提出公共服务还是应以自愿为主,不应设太多考核指标,同时公共卫生事业应让所有有职责的人全都参与进来,以此促进基层卫生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淮安分队在与张局长进行访谈)
常州分队在武进市湟里镇观摩了湟里镇卫生院特有的中医馆,并采访了金坛市一位退休的卫生局局长对于改革开放四十年农村健康服务变迁的感受。蒋局长一直坚持合作医疗,认为健康医疗服务要从基层中来,到基层中去,他为我们剖析了当下医疗卫生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乡、村级医疗机构功能的弱化、大医院的盲目扩张、健康教育的缺失等,这些问题导致了医疗资源的不足与浪费并存以及当下人们医疗压力的增加。
(武进市湟里镇卫生院中医馆)
(常州分队在聆听蒋局长讲述变迁)
通过为期一周的访谈调研,大家从不同层面了解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江苏地区基层卫生体质在推动农村医疗卫生保健、强化农村居民健康意识、促进其健康行为方面的工作成效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希望通过分析调研数据,深入挖掘与农村居民健康密切相关的经济社会环境变化的关联和规律,为完善健康政策和措施、更有效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