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强音】@家有失能、半失能、失智老人家庭,这里有一份缓解你们多重压力的提案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03-21浏览次数:1339

2019年10月23日,江苏省卫健委发布的《江苏省2018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中显示,全省每5个人中就有1名老人,江苏省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其中,全省空巢老人的比例高达55.3%,失能、半失能和失智老人的总数约为131万多人,占老年人比例的7.3%。在这些老龄化数据的背后,突显出全省严峻的养老形势。2020年江苏省两会期间,失能、半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问题引起了江苏省政协委员、南京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健康江苏研究院院长王长青教授的关注。

图片

王长青委员


照料慢性病老人有费用和专业化两大难

      王长青委员在提案中提出,就江苏省而言,有77.4%的60岁以上老年人患慢性疾病,患有三种及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比例为17.7%,80岁以上高龄老人患慢性病比例达85.3%。其中,高血压、骨关节病、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发病率较高,排名前三。“平均1个失能老人需要3名家庭成员照料,经济困难家庭、空巢家庭和独生子女家庭在照料失能、半失能和失智老人上面临更大的压力,可以说‘一人失能,全家失衡’。” 王长青委员在他递交的一份《关于大力发展老龄人群短期照护服务的建议》的提案中指出。

      王长青委员认为,造成“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家庭照料所需的专业性问题。按照国际标准的3位老人就要有一名护理员,江苏全省需要40多万护理人员,但目前真正从事护理工作的只有4.5万人,大部分照护人员不具备医疗护理知识。特别是对于中低收入家庭来说,失能、半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料仍以家人自己照顾为主,一方面长时间的照料会给照料者造成严重的身心负担;另一方面家庭照料者由于缺乏必要的专业培训,照护技能缺乏,造成失能、失智老人生活质量普遍不高,更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

      其次,则是常年照料为整个家庭带来的费用负担。对于大多数慢性疾病患者来说,需要每日吃药控制病情。相关数据显示,一个糖尿病患者大概一年药物费用在一万元左右。目前,江苏省长期照护保险目前仅在南通市和苏州市试行,长期照护费用仍没有制度性安排,仍需要通过自费方式支付。通常,专业机构照料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收费一般都高于当地平均收入水平,绝大部分家庭无法长期支付。


“大家”和“小家”协作为老人提供生命保障

      如何应对江苏在迈入老龄化道路上遇到的慢性病老人照护问题?对此,王长青委员建议,应从应急角度大力发展短期照护服务,补齐养老服务短板,缓解家庭照护亲属及子女的身心压力。具体来说,就是要鼓励专业养老机构推出短期照护服务,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提供给有需要的中低收入家庭,具体可通过发放短期照护服务券的形式向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一般来说,专业养老机构的医疗团队24小时守候,值班人员的安排充足。特别是现在年关将至,家政服务人员陆续返乡,短期护理服务能够为家有失能、半失能、失智老人的家庭解决燃眉之急。

      王长青委员还建议,大力发展城市社区的“嵌入式养老机构”,为家庭照护者提供便捷、低价的喘息式服务。“嵌入式社区养老”机构其实就是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辐射周边3公里范围以内,让老人能够就近养老,没有离开家的感觉,而且中心活动还会与社区活动进行互动,丰富老人们的生活。这种养老形式以社区为载体,以资源嵌入、功能嵌入和多元运作方式嵌入为理念,在社区内嵌入一个市场化运营的养老机构,整合周边养老服务资源,为慢性病老年人就近养老提供专业化、个性化、便利化的服务。

      在国内,嵌入式养老已经在一些城市有过实践。2014年下半年开始,上海以长者照护之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等为重点,开展社区嵌入式、多功能、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的试点工作。此后,这一模式在全国迅速发展起来。例如北京市的驿站式养老、石家庄市的普爱长者照护中心等。嵌入式养老有规模小易推广、距离近便交流、医养结合专业化等优势,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慢性病老年患者“养老难”的问题。“通过嵌入式医养融合的方式增加居家照护和康复适宜技术的推广与培训,鼓励家属积极参与,力争社会慈善力量与社区志愿服务多方参与短期照护服务。”王长青教授表示。

      同时,他也建议加快长期照护保险落地速度,增强普通人群照护服务支付能力。长期护理险主要是为被保险人在丧失日常生活能力、年老患病或身故时,侧重于提供护理保障和经济补偿的保险产品。老年人一旦患上慢性疾病或身体机能严重恶化,就不得不选择去医院接受治疗,部分疾病还需承担高昂的治疗费用。这不仅加重了患者负担,还将进一步加剧本就稀缺的医疗资源,同时还将增加医疗保险的支付压力。

      如果引入长期照护保险,对医疗服务和照护服务进行严格的划分,就可以避免对稀缺医疗资源的低效利用,使老人在家或养老机构也能享受照护报销,从而大大减轻家庭的照护压力,更有助于降低医疗成本,并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王长青委员指出,通过商业险、长期照护险与养老保障金的多方统筹、合理利用,能够保障重点人群得到有效的短期照护,产生长效的适老化社会效应,促进社会和谐发展。